企业新闻
搜索 分类
一亩田网:日交易额3亿 或成无人机最大买家
2015-07-292015-07-29

  有这样的速度,对于一亩田来说,还有很多事情忍着不去做,最开始,团队也考虑过B2C的农业电商,将农民在地里收获的农产品直接卖到用户家中。 后来发现,农民虽然有运力的工具——拖拉机等,但是很多小众的农产品并不能覆盖物流成本,农民自己做电商的意愿和能力也不强。后来才把目标锁定在B2B的 大宗农产品交易上。

  「做事情的先后顺序很重要,农产品的分级,溯源,物流标准化,这些,我们都没有开始做」

  在高海燕看来,一亩田未来要做的是推动农业信息化的标准,而标准的设立建立在平台的规模效应上,「在形成了规模效应之后,物流标准,全城信息化,GPS化,物流智能化,全产地的可视化等都不会是问题。」

  互联网金融的下一个蓝海,就在农村市场

  看到这里,如果你还只认为一亩田做的事情只是帮助农民用上互联网,那就错了;依托于成千上万的农户和大宗农产品交易数据,表面看上去毫不高大上的这家泥巴电商却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一股不容忽视的互联网金融力量。

  在实现产地和采购方信息的对接之后,一亩田开始尝试完善信息服务基础上的其他配套服务,包括第三方平台的收益:在服务市场上收取佣金,以及用户经营,延长用户的需求,提供金融服务,冷链服务,这些增值服务,是一亩田未来最让人浮想联翩的部分。

  在传统的农村金融里,即使有上万家覆盖线下的农业信用社,农业合作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但是这些银行并不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高海燕解释道:「农村信用社的网点虽然比较完整,但是服务覆盖率很有限。因为农产品周转具有频次密,单次少,付款快等特点,一方面,农业信用社承担的风险比较大,另一方面提供小额贷款的成本也比较高。」

  在缺乏金融服务的情况下,农业合作社即使拿到了上千万的订单,也没有资金进行土地流转,购买生产资料;而采购商看到好的农产品,想多买几十万,还得四处借钱。

  一亩田希望用平台上积累的数据去解决这个问题,一亩田的高海燕介绍:由于有了真实贸易,真实交易的数据,包括物流信息的掌握,真实的结算数据,一亩田同样拥有了对信用的判断力和控制力。

  目前,公司已经成立了六人的金融事业部,开始在批发市场提供3天到一周的短期融资服务,利率为千分之五到百分之一。而金融服务,已经作为一个战略性的规划,摆在一亩田面前。

  在一次公开演讲中,邓锦宏提到:创业这四年,我和几个小伙伴走遍了国内25个省市,去了500多个县,遇到大量的金融需求。我有一个强烈的感受:互联网金融的下一片蓝海,肯定就是在农村市场。一个地方或一个领域,越传统越落后,就越蕴含着巨大商机和能量。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也有相似的判断。他们在文章提到:「无论在拉丁美洲还是亚洲,农户和微型企业的年均投资回报率可以达到117%-847%。」国内农村6-7亿的农民,还是数千万的农业流通参与者,他们普遍存在巨大的、个性化的金融需求。这些巨大的、个性化的需求如果得到释放,这将是一个至少10万亿级别的金矿。

3/3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

相关资讯

更多无人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