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无人机产业项目落户浙江台州
2016-05-27上周四(5月26日)下午2时40分,在杭州西子 湖畔大华饭店会议厅,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程进和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院长李锋两手相握,双方满面笑容。这意味着,台州彩虹无人机产 业项目告别半年的多轮接洽,正式进入项目建设阶段。协议中指出,双方围绕彩虹产业项目布局的特色小镇,这在省内属于首个。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在我国,无人机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正呈现井喷式发展的态势。
地处浙东沿海的台州,是我省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传统优势产业有汽摩配、医化、模塑、家电等,此前并没有一家无人机生产企业。我们不禁很想知道,台州为何 能获得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的青睐?无人机项目落地,对于走在“传统制造”向“现代智造”升级道路上的台州来说,又有怎样深远意义?

去年8月,国内自主研发的大型无人机“彩虹”CH-5在中国西北某机场首飞。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问:高大上的无人机项目,缘何相中台州?
这次与台州“联姻”的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有多牛?
它的前身是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是在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亲自指挥下创建的我国第一个空气动力研究与试验基地。如果你经常关注时事新闻,就会经常看到他们自主研发的“彩虹”无人机的消息。
那么,这样高大上的央企,又带着“彩虹”系列无人机落户,台州究竟凭什么呢?连日来,记者走访台州市政府相关部门,寻找其中的“关键点”。
台州制造+航空,其实早有基础。
“台州制造”,闻名遐迩。在台州经信委,工作人员亮出两个“95”来概括台州经济的基本样态:台州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95%以上,其中制造业又占全部 工业产值的95%以上。以制造业为主的块状经济,覆盖34个行业大类、170个行业种类,其中与航空领域紧密相关的模具、机电、汽摩配等基础性产业在全国 具备影响力。
事实上,“台州制造+航空”早有先迹可寻。“据初步排摸,台州目前有多家企业直接或间接为航空产业提供配套,其中2家已进入航空配套认证体系并保持着稳固的合作关系。”台州市经信委机械行业处相关负责人说。
浙江玉环天润航空机械制造厂为直升飞机提供配套,这家企业生产的飞机舱门锁块集成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0%以上;浙江华荣航空有限公司为哈飞集团提供飞机模具、工装、夹具等飞机零部件产品,在飞机特种材料加工上具备生产优势。
此外,浙江天成自控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积极研发航空座椅,有望实现向航空配套产品的转型提升;台州家得宝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型热塑性复合材料已成熟应用于 高铁,符合航空配套产品轻量化发展的要求;浙江金字机械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不锈钢产品广泛应用于高铁、潜艇、船舶等领域,产品可快速应用于航空配套领域; 此外,温岭、椒江、路桥的真空泵、电机转子产品,三门的橡胶件产品均与航空产业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
据初步规划,彩虹无人机产业项目将 落地在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东部新区。据了解,台州湾集聚区已围和在围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其中东部新区62平方公里;集聚区已填海造地具备项目 落地条件的面积达45平方公里,其中东部新区15平方公里。这里具备的土地资源,也为产业拓展准备了潜在空间。

彩虹系列无人机。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