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6分钟送血到位!自贡医院成功抢救一位失血量达2500m
2024-12-05全面进入正规化管理时代,仍在路上
伴随整个民用无人机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无人机研发、生产、应用等机构对实用型无人机驾驶员的需求非常迫切。据初步估算,到2018年,我国民 用无人机驾驶员的需求量将突破3万人。目前,专业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民用无人机产业快速有序发展的一个因素。
据中国AOPA统计,截至目前,全国无人机训练机构只有31家,培训的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合格证人数还不到700人,“持证上岗”的民用无人机驾 驶员数量严重不足。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现在只是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规范管理的一个良好开端,要让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全面进入正规化管理时代,还有很长的路要 走。
记者了解到,现在各个培训机构的教员都是由中国AOPA培养出来的“种子”,通过中国AOPA的培训、理论考试、实践飞行考试后,下放到各个训练机构去生根、发芽。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这个局面将会有所改变,成功培养出机长和驾驶员的上百人以上的培训机构,将被赋予教员的培训资质。记者了解到,今后,全部民用无人机驾驶员都将由培训机构培养,中国AOPA只负责考试和证后管理工作。
同时,中国AOPA还将在全国建立一些理论考试点和实践飞行考试点,方便企业就近参加考试,今后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考试工作也将更加系统化、程序化、正规化。
除了专业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短缺的因素外,现阶段,大部分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是从航模“飞手”转过来的,普遍飞行理论水平偏低,法律法规意识淡薄,这两大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无人机产业发展产生了影响。
然而,法律规意识的提升绝非是一蹴而就,这需要一个长期的宣传和普及的过程。“我们呼吁有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无人机航空文化和民航法规的普 及行列中来,以进一步加大无人机驾驶员规范化管理的宣传范围和普及力度。如果,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甚至是大众都知道怎样操做无人机才是合理、合法的,那么民 用无人机产业将能够更加健康、有序发展。”柯玉宝在采访中多次这样强调。
相信未来,随着民用无人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手段的逐步完善,我国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将全面进入正规化管理时代,实现持证方能自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