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飞手在操作上稍有不慎无人机就会坠毁,故飞手要时刻盯着无人机操作,这就会经常出现疲劳操作的现象,将加剧上述1-4的问题点出现。
综上所述,若是植保无人机要想克服上述问题,就必须具备定高、定速、自动航线、仿地飞行以及断点续航的功能,故专业的植保无人机是不能按照航模的标准操作的,毕竟航模是用来玩,而植保机是为提高生产力的,俨然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故在选购植保机时就必须要考虑植保机的智能自动化程度,否则喷洒效果得不到保障,和没有喷洒又有什么区别。
“惠”即实惠的惠“惠”,这里主要是考虑到效率和成本控制的问题。首先高的效率就代表能在相同的时间能做更多的事,或者做相同的事能更省时。例如我们植保机的载荷任务是喷洒药液,那么植保机在药液喷洒完后就需要返航回地面补充加注药液,再起飞作业,通常加注药液需要2分钟时间左右,植保无人机每次载荷10-20L在12分钟左右就能喷洒完一次载荷任务,每小时就有8-10分钟的时间浪费在了加注药液的等待时间上,看到这里有的人会反问:难道就没有更快捷的方法吗?当然有,把药箱做成快拆结构就能在5秒能完成换药,想想效率是不是又有很大的提升,毕竟时间就是金钱啊!

关于成本控制,主要是从人员结构和材料成本以及维修成本上下手。首先看人员上,例如,若是手动操作的机型在使用上一台机器必须3个人才能完成,1个要负责飞,1个辅助加药换电池换药,1个观测;若是换成自动航线的机型2人就能完成,其中观测的人员完全可以省略。其次材料成本上,若能现场完成充电循环作业的就可以省下一大笔的电池费用,毕竟电动多旋翼的大头附属成本就是电池。再次关于维修成本,这个是由于无人不比拖拉机,拖拉机作业中坏了就停下来检修,无人机可不行,在作业中坏了就直接从天上掉下来了。或多或少都会有损失,这时候就是考验机器的时候到了。若是把机器设计成非常漂亮精美的,这一掉几乎就只能运回厂家去了,接的单子也不能预期完成。而植保市场每年可持续作业的时间非常有限,真的是过时不候,若不能现场维修的植保机,那你就只能多买几架备用了。同时还要考虑的就是易损件的价格是否合理,别到时候一颗螺丝都是特制的只能从厂家订购每个20块,估计你一年辛辛苦苦在田间地头作业赚的钱基本都是白搭给厂家了。
所以植保无人机不只光是看他能飞,还得看他是否“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