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高清图传三个主要痛点与误区
2018-08-19
距离与功耗的平衡
说了这么多要求,就要讲一下,无人机远距离传输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距离与功耗的平衡。
根据香农公式,距离和带宽有关系,距离远带宽就要窄,之所以限制很多飞行设备都在用一些快要淘汰的调制技术(比如飞机要调幅波),就是需要平衡传输距离和功耗之间的关系。
我需要传得远,那么功率就要大,但是政策上有规定功率功耗不能大,唯一可以改善的就是信道信源相关的技术,也就是无限通讯最重要的技术。
在同样的功耗、其他部件减轻、电池优化的情况下,把带宽压缩,不要把图像完全无失真的去传输,才能保证距离与功耗相对的平衡。当然,这个就是要根据研发的水平来了,拿大疆举例,无人机需要30分钟续航,那么电池就确定了,体重也确定了,发射功耗确定了,要提高距离就要优化无线传输的技术,目前那些技术是用在无人机图传方面的技术呢?
Mavic实时图传
无人机图传技术
先用形象的方式介绍几个名词(学通讯相关的同学可以跳过这一部分):
信道:通信系统中传输的通道,好比是高架桥。
信源:信源是产生各类信息的实体,好比是载满水泥的大卡车。
编码:好比是快递与打包,为了传输过程中有无损坏。
扩频:是一种信息处理改善传输性能的技术,好比是八路,隐蔽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调制:好比是新的交通工具,减少传递步骤。
具体来说,图传就是要把一个东西准确、快速的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要抗干扰,还要抓重点。所以信源和信道就要改善,关于信道技术就是抓重点的基础,比如目前常见的MPEG-2、MPEG-4等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把图片的重点压缩,抓住重点传输。信道编码就是为了减少码元数率,减少带宽占用,因为传输跟带宽有关系,抓住重点可以避免浪费功率。
目前无人机图传主流的技术由OFDM、WiFi等。
OFDM
在技术上,目前很多无人机喜欢用的传输技术为OFDM,是多载波调制的一种,该技术更适合于高速数据的传输,OFDM有很多优势,比如在窄带带宽下也能够发出大量的数据、能够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或窄带干扰等等。
但是,OFDM也有缺点:
载波频率偏移
对相位噪声和载波频偏十分敏感
峰均比比较高
所以把这三个缺陷瓶颈解决掉才是完美的技术。
WIFI
除了OFDM之外,很多厂家也都在使用WiFi技术,可能WiFi说出来让人感觉很低端,其实不是这样的,WiFi技术也在不停的进步。
WiFi传输是具有高性价比的无人机图传使用最广泛的技术,但是因为WiFi在技术上有很多限定,且不可修改的,并且很多厂家都是拿来方案直接搭建,所以其缺点也十分突出:比如芯片设计成什么格式就是什么格式的,无法修改,技术比较固化;干扰管理策略实时性不强;信道利用率比较低等等。
另外WiFi传输还有跟物理层的衔接不紧密的缺点,导致反应不迅速,传输时延较大,最多有秒级的时延。
在FPV模式下更需要低时延才行
说到时延,端到端的时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高层组包时延
高层到物理层的时延
时隙资源分配机制导致的时延
传播的时延
物理层处理时延,解调解码等
高层处理时延
这两种图传方式应该是目前无人机图传的主流。
其实总体来说,无人机远距离传输其实就是距离和功耗之间的平衡,其中还涉及了很多调制技术,比如用扩频来提高抗干扰能力、信道信源技术的优化等等。大疆以前是使用的WiFi技术,现在用的是软件无线电SDR,软件无线电其实只是一个概念,其实里面的技术还是OFDM传输技术,它也不比WiFi高明太多,只不过大疆自己优化了系统,更适合它的无人机,所以7公里图传虽然听上去特别牛,其实是功耗和距离平衡之间的传输以及传输技术的调制掌握的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