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发布“御” Mavic Air,意在抓住普通用户
2018-05-26
首次登场的新概念 APAS 引人瞩目,大疆把很多无人机厂商想做但做不了的功能下放到了中端航拍无人机上。现在,我完全敢推满杆让 Mavic Air 径直向我飞过来,打开了 APAS 的 Mavic Air 会很自然地从我的头顶或是身边自动绕行,即使 APAS 失效,避障系统也可以保底避免 Mavic Air 撞到我身上。
(Mavic Air APAS 避障功能演示)
APAS 的工作原理有点类似汽车的 ADAS(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位于飞机头尾的摄像头会对飞行路径上的障碍物进行简单的建模,测算究竟距离障碍物哪个边缘最近,以便提前规划躲避路线。所以 APAS 只能绕过一些在摄像头探测范围内有明显边界的障碍物,在墙壁、大树前,Mavic Air 仍然会驻足观望。
APAS 的避障效果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其姿态和路线之流畅完全没有太多程序干预的痕迹。
完全基于视觉识别的避障和绕行创造了消费级航拍无人机又一个先例。另一个更值得我们把玩的就是汇集了全套手势识别技术融合而成的「慧拍」。下面这段屏摄展示了「慧拍」的操作方法。
(Mavic Air 「慧拍」模式演示)Mavic Pro 和精灵 4 可以分析知道飞手选定的跟随对象是人、汽车还是轮船,Mavic Air 更近一步,学会了直接在画面中框选可以自动跟随的对象,把框选略微简化成了点击。要是没有这项升级,「慧拍」也就无迹可寻。「慧拍」最大的颠覆之处在于用户不用打开手机 app,也不用做特殊的手势请求飞机跟随自己。只要用户 A 举起手,Mavic Air 自然会紧跟用户 A,而不是站在用户 A 身旁的 BCDEFG。
补上了跟随这一环,Mavic Air 也就具备了完全的脱控飞行能力。理论上不开遥控器是不能切换拍摄模式的,Mavic Air 默认的模式又不是「慧拍」,怎么才能做到脱控飞行?留个悬念,自己探索。
作为遥控器、手机之外第三种操作方式的「慧拍」很棒,可是首次面世的它并不完美,飞行控制时有延迟,偶尔也会对拍照和录像手势无动于衷。爱范儿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可以帮你更好地驾驭有趣的「慧拍」。
一、心急飞不了小飞机
Mavic Air 的手势识别速度与精度都比 Spark 有非常大的提升,不用在那儿举手干等着飞机缓慢移动。不过 Air 搭载的是一块等效焦距 24mm 的广角镜头,想要从那么宽广的视角里捕捉一个手掌可不容易,请给 Mavic Air 里多一点耐心,不要一上手就手舞足蹈。
熟练地手势控制 Mavic Air 的前提是可以根据机臂指示灯了解飞机状态。举个例子,当象征着捕捉到用户手掌的黄色灯光开始闪动,咱们就可以开始逐渐加速移动手掌,根据手掌与飞机的相对位置判断飞机能否跟上我们的控制节奏。拍照、录像、起降等手势同理。
(使用前务必熟悉教程)
这么特别的功能,值得我们留多点耐心。
二、手掌永远在自己跟前
慧拍模式一个非常核心的应用场景是多人自拍合影。这个场景对 Mavic Air 的算法提出了很大挑战,大疆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一次只允许一个人操控。想要换人,新的操控者需要面对镜头举起手掌三秒,等待机臂绿灯闪动。
如果跟随主体的身边有很多人,这些人都在朝着飞机挥手呢?Mavic Air 确实有一定概率会跟错人,或者难以识别主控人摆出的手势。这个概率与飞机距离拍摄对象的距离有关。距离近的识别精度最高,距离越远,识别的错误率越高。想要拍多人大合影,我还是建议你用遥控器手动飞行。
提高识别精度的方法一是控制好距离,二是掌控时不要让其他人也在镜头前挥手,最后就是把手放在自己身前。
三、远离障碍物!
Mavic Air 没有顶部避障,没有侧向避障,手势控制精度不如遥控器!!请自觉在空旷地方飞行,完毕。
围绕着摆脱遥控器,消费级无人机厂商近年来做了很多的尝试。「慧拍」建立在前辈不完整的功能和硬件基础之上,毫无疑问是众多创新尝试中根基最牢的一个。然而正如上文所言,「慧拍」的稳定性与精确度目前还与遥控器有不小的差距。支持脱控飞行的它其实没有那么完美,只能补充而不能代替某一种操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