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活动
搜索 分类
北航“冯如杯”竞赛学术科技一等奖作品来袭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06-032016-06-03
基于空基全景拍摄技术的“天眼”VR+系统
北航“冯如杯”竞赛学术科技一等奖作品来袭
 
    “基于空基全景拍摄技术的'天眼'VR+系统”由王建峰、姜添、靳迥超、王思雯、林可、王贺迎、胡雅心同学共同设计完成。系统包括全景航拍平台、图像处理系统、VR展示平台三个部分,实现了全景航拍、图像处理、全景播放的有效融合,使三者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

   对于全景拍摄来说,由于拍摄的角度多,所以相机数量多,整体重量重,并且相机视角不能被遮挡。但是现有的商品级云台只有前向角度可以收录景色,无法满足全景拍摄活动要求。团队另起炉灶,云台设计从零开始,经过了五次重大的改进才实现了高清全景相机的稳定拍摄。随后团队又着手解决拼接算法问题,以SURF算法为主体设计新的全景视频处理系统,经历了多次失败后终于实现了拼接的高效运行。后期丰富系统组成,增加了整体画面的自动优化环节,增强观赏性。

一种无舵面控制的轻型仿生蝴蝶
北航“冯如杯”竞赛学术科技一等奖作品来袭
 
    “一种无舵面控制的轻型仿生蝴蝶”项目由池小楷、陈沐桐、梁汉文、秦文渊同学共同佘记洼完成。该作品为一种通过观察真实蝴蝶运动设计的无舵面控制轻型仿生蝴蝶扑翼飞行器。团队在立项前对扑翼飞行器这一热门领域作了大量充分的调研,决定制作一款扑打频率低、尺寸小、质量轻、功耗低的新型仿生蝴蝶扑翼飞行器。历时近一年时间,通过多人的团队协作、科研攻关,在仿生蝴蝶设计、制作、控制、飞行机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团队分为控制小组和机械设计小组。控制小组在现有理论基础下编写和调试伺服电机控制程序。机械设计小组单人制作成对翅膀即需要近半天时间,为解决两翅不对称的关键问题,团队设计模具来固定蝴蝶碳纤维轮廓。

基于GIS系统的垃圾焚烧厂生态选址分析
北航“冯如杯”竞赛学术科技一等奖作品来袭
 
     “基于GIS系统的垃圾焚烧厂生态选址分析”项目由张路杨同学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该项目雏形来源于张路杨同学在高中时参加的研究性学习项目。“生态选址”,是指综合考虑垃圾焚烧厂对于生态环境的污染,对于人口密集区的影响以及邻避效应进行选址。创新之处在于:综合考虑以上三方面因素,并采用问卷调查法、风玫瑰图筛选法、GIS模型构造法三种方法使选址问题量化,得出理想的垃圾焚烧厂选址模型。
北航“冯如杯”竞赛学术科技一等奖作品来袭
Improve Saliency Prediction by DNNs
北航“冯如杯”竞赛学术科技一等奖作品来袭
“Improve Saliency Prediction by DNNs”项目由黄勋、林珣玙、仇栋民

     图像显著性预测的目的是理解并预测一幅图像中吸引注意力的部分。目前的工作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现有模型却远无法接近人类的真正表现。团队认为这是当前的模型无法从图片中提取描述能力强、高层次的语义信息而产生的语义缺失所导致的。文中团队提出的新框架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增强了模型的语义描述能力,并且其在图像显著性预测这一问题上的表现远远超过了当今所有主流算法。该论文已被计算机视觉领域顶级会议ICCV2015收录。
6/7 下一页 上一页 首页 尾页

相关资讯

更多无人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