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应用
搜索 分类
科学时报:无人遥感机将在灾区进行超低空飞行
来源:网络  作者:全球无人机网2008-05-18 00:00
5月12日,四川汶川里氏7.8级大地震发生后,灾区通信中断,地面交通极其困难,灾情分布状况、灾情程度等宏观信息极度缺乏,航空遥感成为大面积快速获取灾情信息的有效手段。
 
5月13日,中国科学院成立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中科院的抗震救灾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要求迅速组织力量,发挥中科院资源环境和高技术领域关于地震、遥感、紧急救援、通信、交通、物流等方面的技术储备,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咨询与服务。
 
随即,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成立了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和抗震救灾技术小组,对汶川地震灾区开展遥感监测和灾情评估工作,将为灾区人员救援、灾情评估和灾后重建方面的工作提供帮助。灾情发生当天,遥感所已开始收集我国卫星数据,利用微波遥感技术分析灾区受损情况。
 
但据介绍,我国卫星的微波数据相对较少,因此,已向国际减灾组织申请帮助并向国外卫星公司发出订单,购买相关微波数据,准备借用全球“天眼”分析灾情。如果数据足够,将在一两天内分析出灾区内的房屋倒塌、道路损毁情况。1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的2架“奖状S/Ⅱ”型遥感飞机及相关科技人员已抵达灾区,并进行了两次飞行。据介绍,这2架“奖状S/Ⅱ”型遥感飞机,可分别提供高分辨率的光学和雷达图像,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快速获取大面积灾情数据的能力,曾执行多次重要的遥感监测任务。
 
如果顺利,数据分析结果有望在5月14日获得。同时,为配合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和救援行动,有效快速地提供灾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遥感所将使用新型航空数字成像系统和中国精工集团北京通航公司共同协助空军航测团执行灾区空中摄影任务,主要针对灾区公路、水路交通网和重灾区居民点进行航空数字摄影,航摄2个小时后提供高精度灾情影像图和分析报告。
 
 由于灾区道路受损严重,遥感所将于5月15日采用无人机,对不易到达区进行超低空遥感数据获取工作,遥感所和地理所专家已进入四川都江堰地区进行无人机点数据获取工作,以验证其他数据解译效果,提高解译精度。

相关资讯

更多无人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