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应用
搜索 分类
安徽首次用无人机用于森林病虫害检查
来源:网络  作者:全球无人机网2010-07-17 00:00
  16日10时20分许,在南昌市红谷滩国际体育馆前的一个小山坡上,一位年轻小伙手拿着一架“飞机模型”,机底拴着一根长皮筋绳。只见小伙用力拉开皮筋,两米的皮筋拉开了有10米左右,机头朝上呈一个仰角,放手后飞机立即被弹射出去。与此同时,飞机的马达也转动起来,借着惯性向远处飞去,并在体育馆上空盘旋。这一幕引来很多市民围观,不知情的还以为是航空爱好者在做实验。其实,飞向天空的并不是模型,而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无人飞机——雨燕—Ⅲ。

  在不久前的玉树地震中,正是这种无人机在极其恶劣的环境里,带回来第一手高分辨率灾情照片。记者还了解到,江西有关部门也将装备该类型无人机,用于森林防火、鄱阳湖保护等领域,此次飞行正是相关部门对该机性能的一次实地测试。
江西森林防火即将装备无人机(组图)
 
  弹射起飞即将开始
江西森林防火即将装备无人机(组图)
 
  起飞前,技术人员在调试无人机

  卓越功能

  雨燕—Ⅲ曾被誉为“功勋机”

  在实地测试现场,记者见到了三款无人飞机,均为雨燕系列,据介绍这些无人飞机我国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中,准备试飞的雨燕—Ⅲ机身略显陈旧,而且有些地方还用胶带绑着,其他两架飞机则是崭新的。“这不会影响飞机的性能吧?”记者询问相关技术人员。“完全不会有问题,正是因为受了这些伤,雨燕—Ⅲ被誉为功勋机。”

  原来,在今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中,中国地震局某部临危受命,当天就携带着雨燕—Ⅲ赶赴地震灾区。无人机从3800米的高原起飞,在黄金救援期内第一时间带回来灾情照片。尤其是那些因地震道路受破坏的地区,地面一时无法到达,无人机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给救援决策提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不过,由于高原地区及震后地质破坏严重,飞机在降落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碰撞,因而受伤。“我们试飞的无人机,就是在玉树地震中执行任务这一架,别看受伤了,执行飞行任务绝对没有问题。”技术人员如是说。

  百公里之外仍可实时操控

  从外表上看,无人机确实与普通的飞机模型并无两样,都是使用电池作为动力,只不过无人机的下方有安装摄像头和相机的预留装置。而且,记者还注意到,起飞时无人机也需要遥控器进行控制。不过,遥控器仅用于起飞发动机启动控制,一旦飞入运行轨道,飞机一切运行完全依靠卫星gps定位及电脑远程控制。

  据介绍,雨燕—Ⅲ无人机翼展长度1.66米,机身长度1米,高度0.49米,不安装摄像设备的净重只有4.5公斤,可携带0.5公斤重的装备。该无人机的优势在于其飞行高度低能达到50米(海拔),最高可以到4000米,基本可以适应任何环境,特别是有利于低空飞行,以拍摄到地面高清晰照片。此外,其飞行速度最高能达到每小时80公里,满负荷运转可飞行45分钟。正是基于其可完全脱离地面无线控制,既可靠卫星远程操控,也可按设定的飞行轨迹飞行,因此能执行很多特殊任务,进入到地面无法抵达的区域进行拍摄。“我们可以在百公里之外对飞机进行控制,并发送各种指令去完成各项任务,因此操控系统就是我们的技术核心,也具有完全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更多无人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