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应用
搜索 分类
航摄无人机:从国家测绘系统标配看无人机新发展
来源:网络  作者:全球无人机网2011-02-16 00:00
 2010年,是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的发展年,其中以国家测绘局在我国测绘系统内实现普及推广为重要标志。按照国家测绘局的文件指示: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是传统航空摄影测量手段的有力补充,具有灵活机动、高效快速、精细准确、作业成本低等特点,在小区域和飞行困难地区高分辨率影像快速获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新农村建设和应急救灾等方面的测绘保障服务。国家测绘局明确要求各省级测绘主管部门配备第一套系统,国家测绘局给予50%的经费支持。此举标志着曾在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无人机航摄系统已开始全面装备测绘单位,我国的测绘应急保障服务能力将大幅提升,同时也预示着我国无人机民事应用即将在各行展开!

图: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及相关领导出席无人机交付仪式
 
图:中科院遥感所中遥云图IRSA(中遥)无人机交付地方测绘局 
  据观察,2011年,我国多个国家部委先后启动无人机应用、配置政策,包括环保部、地震局、交通部、水利部等。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其关键技术在无人机自动驾驶技术及数码影像获取后的处理技术,其不是简单的相机拍摄,而是综合航空动力学、航空摄影测量、智能导航、数据加工学等综合技术于一体的空间信息获取系统平台。据悉,无人机航测及无人机监测技术具有如下优势:
1、无人机遥感监测的快速、高效
      针对应急事件无人机可立刻对测区进行大范围监测。
      大面积监测业务,单台无人机日监测能力最高200-320平方公里,提高监测效率。
      在短时间内生成测区高清晰图像数据和叶绿素A、水体透明度、富营养化等多种专题数据。
      污染事故发生后可快速提供三维水体污染状况变化预估并发布,用于领导决策。
2、无人机遥感监测的直观、全面
      生成高清晰图像可直观辨别污染源、污染口、可见漂浮物等,并生成分布图,为环境评价、环境监察提供依据。
      生成多光谱图像可直观、全面的监测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水质富营养化、水华、有机污染程度及清澈透明程度、排污口排水污染程度等信息的专题图,从而达到对水质特征污染物监视性监测的目的。
      通过三维图像直观、全面演示水域环境状况;对污染物影响程度和范围进行监测和预警,为水污染事故处理处置提供技术支撑。
3、无人机遥感监测的大尺度、宏观性
      无人机通过不同航高可实现高空间、大面积监测,也可实现低空间较小范围精确监测。并可多架、多次同时对上万平方公里测区进行监测。
      通过多光谱分析,得到大面积测区的各项监测数据,以面信息结合传统点信息,从而为整个测区宏观环境评价提供依据。
      三维仿真模拟能够宏观展示测区环境状况,和测区污染物影响程度、范围,为相关部门领导决策提供演示。
4、影像分辨率可以达到0.1-0.5,分辨率优于目前国内外所有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
5、数据采集和处理速度快,中遥云图具有国内最大的无人机采集能力,每天可采集和处理近4000平方公里无人机航片,目前累计作业面积已超过10万平方公里。
6、相对成本较低,兼具卫星影像的价格和航空影像的快速采集优势,采用高性能自动处理技术,可完成数据的预处理、精加工及镶嵌及高程数据生成,整体数据费用低。
7、能与GIS及遥感应用系统方便集成,可快速搭建环保应用,能保障提供综合和周期性的服务。

相关资讯

更多无人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