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应用
搜索 分类
饿了么无人机送餐 是否可行?
来源:新华网2018-05-30 09:11
饿了么无人机送餐 是否可行?

新京报快讯(记者梁辰)尽管监管政策尚未明确,但无人机配送外卖开始进入试运行阶段。5月29日,饿了么宣布。将利用在上海金山工业园区里17条获批的无人机航线试运营外卖服务。

据悉,17条航线将覆盖面积为58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服务100多家外卖商家。无人机将承担配送过程中的点对点干线运输,约为全程距离的70%,其他环节则由两名骑手负责,一人负责将外卖装运上无人机,另一人负责将餐点送达到消费者在手中。

饿了么表示,试运营期间,用户从下单开始到收到外卖,平均时间仅需20分钟。与此同时,每名骑手的行驶路程将缩短,可以在同一时间内提升配送订单的数量变相增加收入。不过,饿了么并未披露无人机参与配送后的骑手收入规则。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外卖一般以3公里到5公里直径划分片区,每个片区约有20-30名骑手。

饿了么COO康嘉表示,无人机航线的启用,即时配送行业加快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进化,本地即时配送将进一步进入“20分钟时代”。人机配送带来的也不只是单纯的效率提升,包括调度系统、运力组织等环节都将发生变化。

2018年3月,美团点评CEO王兴也曾表示,美团无人配送团队在无人车和无人机领域已经完成多轮研发迭代,申请了超过60项技术专利。相关团队曾在北京市商业中心朝阳大悦城对无人配送技术进行了试点运行,计划在2019年实现规模化运营。

产业正在迅速发展。2018年3月,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发展国际论坛上,民航局副局长李健表示,根据预测,2017-2021年中国行业级无人驾驶航空器市场规模,每年都将以30%的速度增长。不过,关于无人驾驶航空器从事经营性飞行活动,目前法律无针对性条款。

6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经营性飞行活动管理办法》中,对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商如何取得经营许可证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明确,企业从事经营性飞行活动将从此合法合规。但《办法》第二条显示,对载货类经营性飞行活动并不适用。

政策仍是无人机配送行业发展的最大影响因素。快递业专家赵小敏告诉记者,目前在这一领域主要有军方、民航总局和地方政府三个部门的政策规定,彼此之间对于安全和标准的界定仍有一些难已协调的部分,相当长的时间内,无人机配送难以出现大规模商业化。

一位饿了么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政策的限制导致寻找测试地点本身就有一定困难,此次选择金山区是因为曾与上海新金山工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后者为其测试方形。商业工具天眼查资料显示,新金山工业发展的大股东包括上海市金山区国资委和金山工业区财政所。

2017年9月,上述两家公司曾宣布,饿了么将在工业区内建设无人机研发基地,并获该工业区内指定空域使用权。与此同时,金山基地将成为饿了么无人机的测试中心、研发中心和运营中心。

易观分析师杨旭告诉记者,选择工作园区测试的另一个考虑是因为其并不像市区交通条件复杂、空中环境干净,而人口密度足够大,成本可以支持运营。与工业园区不同,CBD等市中心虽然是外卖用户需求大的区域之一,但是由于天气、交通等多方面因素,其外卖配送条件更为复杂。

此前,饿了么和滴滴曾尝试过利用汽车进行5公里之外配送。但杨旭表示,这并没有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目前来看提升外卖效率更多是,从其他政策门槛低或者没有政策因素的领域尝试,比如京东仓库内无人机调配,美团利用人工智能在耳机、安全、来电显示的尝试,以及饿了么外卖机器人“万小饿”。

无人机之外,饿了么当天还披露了“未来物流”战略的另一个项目,适应不同楼宇场景的二代机器人将于近期面世,除送餐外,还将承担流动无人货架等角色,预计今年覆盖范围扩大至多个城市超过500座楼宇。此外,集成挡风镜显示屏、智能蓝牙耳机的新一代蜂鸟头盔也在研发中。

相关资讯

更多无人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