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6分钟送血到位!自贡医院成功抢救一位失血量达2500m
2024-12-05【环球网无人机频道 记者 银涛 赵汗青】DJI的“御”姐刷爆了有一阵,是时候来看看YUNEEC的Breeze。每次聊到YUNEEC说真的我都有些感慨。大家习惯性的对除了DJI之外的无人机厂商有偏见,就像对待除了苹果之外的其它手机厂商一样。寡头的存在不利于行业的发展,一个行业需要有大家共同的推进才能遍地生花。YUNEEC数十年积累的产品制造能力及庞大的销售渠道,绝不是一般创业型无人机厂商能够相提并论的。然而也正如目前YUNEEC带给大家的感觉一样,有点搞不清产品在中国的市场定位和我们国人的TASTE。
不过这款由YUNEEC在9月份推出的微小型无人机Breeze,在我们认为它偏高的市场定价或许会影响本土销量的时候,美国居然传来卖断货的消息,这不得不让人钦佩起它的渠道能力和重新审视它的产品性能。不管怎样,在9月底拿到Breeze样机的我们,在Breeze得到海外市场的认可之后,是时候给大家奉上它的开箱与初体验。毕竟,不同定位的产品,自然有它们生存的硬道理。
开箱部分:
外包装的盒子,简约风。
里边则是一堆简约的小盒子,还有两张警示卡片。
最大的那个盒子里就是Breeze轻风的“单间”,里边有保护桨和一块备用电池、还有备用桨页及几个螺丝。出门“爽飞”的话仅带这一个盒子就可以了,装进手提包无压力。
盒子里边则是盒子套盒子。这些小盒子里则分别是充电器、说明书、另一组备用桨页等附件。跟YUNEEC的“大家伙”台风H一样,收纳、展开各种小附件都非常顺手。小纸盒不值几个钱,但是体现出用心;包装盒不算配置,但是极大的改善了用户体验。
把玩:
电池,11.1伏、1150毫安时。标称续航12分钟,十一期间试飞的时候,飞完一整块电池下来感觉还可以,没有一上天就着急忙慌下来的体验感。当然实际情况请等环球网无人机频道的深度测评。
机臂特写。桨叶可以折叠、飞行靠离心力自然甩开,用户基本不用管螺旋桨;起落架也可以折叠;唯一遗憾的是机臂不能折叠,据说是为了更好的散热。
桨保护罩也要说一句:它没有螺丝、而是靠卡扣固定的。其实大部分消费级无人机、甚至是玩具四旋翼都有桨保护罩,但是一般因为安装麻烦都懒得用、而且螺丝在碰撞后容易应力集中反而损伤机臂。这就像台风H480的那个云台保护罩,不能说有技术含量,但是显得用心、而且确实提高了用户体验。
上好保护罩的样子,mini小四轴即视感。
轻风主视图,摄像头可以通过APP遥控俯仰。没有云台,但内部有减震球。视频拍摄的效果比单纯依靠电子防抖要好一些。
轻风的底部,室内定位系统。据说使用的是双目红外+光流。
俯视图,大小与11寸的MacBookAir相当。
而机身大小则与三星note7型手榴弹类似。
侧视图。机身没有存储卡槽、而是有一个microusb数据线插口。
初体验:
一切由手机操作的飞行体验自然无法和遥控器控制又高又远飞行距离的无人机相提并论,所以手机操控轻风的飞行距离是最大高度为80.0m,最远距离为100.0m,这个范围足以应对你日常出游一定高空的娱乐及航拍功能。当然在手机端你也可以任意调整最大高度及距离范围内的电子围栏来保证飞行安全。
在轻风软件飞行设置中,你可以设置左右手油门操控模式,这完全根据你的个人习惯。
Breeze的最大飞行速度5.0m/s,返航高度最高30m,你依然可以通过飞行设置来调整数值。返航高度值的设置意义在于主要为了避开飞机飞行半径内的障碍物。
Breeze的体验功能有:飞行员模式、自拍模式、环绕模式、路线预设模式及跟随模式。这些模式基本偏娱乐功能,看人们使用场景,路线预设还有点意思,在后续深度评测会给大家详细介绍。
简单了解Breeze之后,我们在多个场地也体验了一番,从产品性能来看Breeze
1、悬停很稳,速度很快;
2、手机wifi连接情况下,飞入高空80m 远100m 图传无中断;
3、视频有带图像增稳与普通模式
增稳模式启动之后的画面算较为稳定,画质也尚可(电子增稳会损失画质)、而且没有果冻现象。
在普通模式下,做机动动作或是遇到侧风时画面会有抖动。但相较于一般的掌上无人机其抖动的幅度很小、而且画质几乎不受影响,说明减震球发挥了作用。
4、相机的俯仰控制反应也比较快。
5、Breeze使用的是安霸方案,清晰度可以达到4K,画质也不错、而且可以在APP上调节色彩。
6、自主返航时有大约一拃半的偏差,对于这个价位的消费级无人机能达到这样的精度已经很好了。
7、感受下它的操作页面还是蛮清爽的,不过有一点:每次拍照都要进入二级页面的相机功能,略微有点蛋疼。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仅仅能体验Breeze所有功能中的冰山一角,但在我们飞过的无人机中,Breeze的感觉是上手快,飞机很稳,画质不错,在一定范围高度内很令人随心所欲,从中我们能感觉到这也是一部用心之作,它值得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