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6分钟送血到位!自贡医院成功抢救一位失血量达2500m
2024-12-05
“无人机操控师”虽是高薪酬的新兴职位,却是一项非常具有风险性的工作,因为无人机一旦出现事故,极可能造成坠机导致地面的人员伤亡,或者因操作不当导致操控师受伤。由于目前没有建立一系列完备的管理体系,多数无人机都处于 “黑飞”状态。
新兴金领行业
据专业人士介绍,一只无人机航拍团队的标配是:一名飞行操控师、一名云平台操控师、一名安保、两个地勤,而其中,飞行操控师是团队中的灵魂。
据AOPA统计,截至今年6月份,全国无人机训练机构仅31家,虽然从事无人机飞行的“飞手”有近万人,但其中持有无人机驾驶员资格证的仅有数百人。职业“飞手”年薪一般在15万元,顶级“飞手”年薪最高可达50万元。大部分航拍公司、无人机研发生产公司等,基本上处于黑飞状态。
潜在安全隐患
与“高大上”收入相伴随的,是如影随形的风险。
据业内人士透露,就有操控师在一场试飞中,被旋转的机翼削去了4根手指。无人机螺旋桨是由碳纤维构成的,当其以0.1秒10转的速度起飞时,其威力远超过了日常的绞肉机,把手伸进去就像是来回剁碎肉一般。
挣钱多,风险大。无人机操作不当,受伤的不仅是操作人员,并且可能危及到地面人员的人生财产安全。因为无人机失控坠落就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危险。
相关法律制定
随着这几年无人机的迅速发展,中国民航局已经制定并颁布了《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专门针对民用无人机操作员资质进行了明确规定。
按照该规定,在室内运行的无人机,在可视距离内飞行、重量小于7公斤的微型无人机,以及在人烟稀少、空旷的非人口稠密区进行试验的无人机,均由驾驶员自行负责,无需证照管理;除此以外的民用无人机,则由行业协会或者民航局实施管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航拍飞行器,有不少重量都超过了这一标准,需要申请飞行驾照并申报飞行计划。
虽然国家安全部门和公安部都出台了涉及无人机的法律法规制定,但这些规定仅限于使用范围的界定上,而机型、飞行高度等方面,都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界定。由于没有详细的规定作参照,无人机操控师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清楚具体的“红线”在哪里。而这个盲区的存在,一方面导致无人机容易误闯禁区,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安全隐患。所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普及,公众呼吁国家法律机关能够出台一套更为完善的无人机操控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