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访谈
搜索 分类
专访国际无人系统协会主席:中国无人机发展快但问题不小
来源:环球网2015-11-22 11:16
 QQ截图20151122110932
 

你心目中的主席是什么样的?正襟危坐,还是不苟言笑?总之在国际无人系统协会主席Peter van Blijenburgh走向记者时,我没想到这会是一次长达一小时的恳谈。从行业标准到前景应用,Peter为我们绘制了一副由无人机上色的美好画面。

采访伊始,Peter毫不吝惜对中国无人机行业的溢美之词:“中国无人机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无论是公司的数量还是质量都让人惊叹,尤其是以大疆创新为代表的行业巨头,为中国赢得了国际瞩目。”

随后Peter话锋一转:“当然中国企业之间也存在不小的问题,比如缺乏沟通。”Peter认为行业内部的统一对于扩大企业的整体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中国企业自己无法做到用一个声音说话,那么国际社会就很难认可中国作为一个行业领导者的身份。”

“这就要求企业之间加强相互交流,互通有无。”Peter就此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大疆这样的领头羊可以起到更多的模范作用,而小企业要以开放的姿态去学习,寻找属于自己的细分市场。另一个关键点就是透明,只有大家就标准达成一致,并真正做到清晰和有章可循,我们才会认为一个产业是规范而安全的。”

随着无人机的迅猛发展,安全问题也被摆上了台面。各地频发的无人机坠机以及干扰载人飞行器等问题引起了广泛讨论:“无人机该在哪飞?该怎么飞?”这些问题现在并没有一个明晰的答案。

针对这一问题,Peter认为实名制会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措施:“我们可以对每一个购买无人机的用户进行实名登记,并对飞行器进行相关处理,如果你觉得某个飞行器违规了,那么你可以用智能设备“扫一扫”获得联网登记的飞行器相关信息,从而实现责任追踪制度,这可以从很大程度上解决安全问题。”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给行业一些时间。”Peter同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亚马逊在美国推行无人机快递就有些操之过急。在相关法规还是空白的情况下,亚马逊或许是想通过业务倒逼法规的完善,但这有可能损害用户体验,得不偿失。阿里巴巴想要退出类似的服务也很简单,但我建议他们三思而后行。在法规出台后遵循其指引是更明智的做法。”

作为曾经的军用技术,无人机从军用走向民用,登上了更广阔的舞台。对此,Peter表示无人机在民用领域会有无穷可能。从农业的选择性收割以提高产量,到机场的仿生驱鸟为飞机保驾护航,再到环境监控和环保证据收集。无人机将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甚至未来,军用无人机将从民用无人机的创新应用中吸取经验,实现民用到军用的反哺。

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政府在无人机产业中的自我定位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相对缺失。政府希望任何事物都是有保险的,而保险需要参照标准决定是否对目标承保,而标准自然来自于政府。所以这一切都是紧密联系的。当然标准的出台需要企业与政府更紧密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得出切实可行的框架。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首先产学结合以及跨地区合作显得尤为重要。”Peter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学术派可以针对产业的现状给出建议,而地区之间的交流可以方便不同地区的学界和工业界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取长补短。”

在采访的最后,Peter还针对深圳的无人机之都蓝图给出了一些建议。“首先是和谐增长,在深圳内部实现有机统一,其次则是发挥深圳的核心带头作用,通过产业和理念方面的领先,实现对全国的辐射,这样可以带动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

 

 

相关资讯

更多无人机资讯